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隨著我國科技發展,創新成為發展的主基調,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顯,國家也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扶植與保護。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受到國家法律保護,一些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遠遠大于一些有形財產,如曾經的三鹿、現在的華為。正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
那么問題來了,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呢?
較個人而言,企業知識產權擁有數量多且形式多樣,如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企業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可以指派專人負責管理,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數據平臺,掌握行業和企業最新知識產權數據,放置發生侵權行為。
針對企業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應當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對商標權、專利權、域名等能夠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的知識產權要盡早保護,第一時間聘請專利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進行申請,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利益。如果企業規模夠大或知識產權擁有量多,應當制定合理的知識產權戰略規劃。
如在和其他單位或個人合作過程中涉及知識產權,應對所涉及的知識產權權屬、使用范圍、期限、后續研發成果的分配等作出詳細規定,并簽署相關法律文件,避免后期侵權事件發生時責任界定不清。
保護企業知識產權還需從根源上做起,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和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在協議中明確約定保密義務和保密期限。如果發生泄密事件,企業應第一時間聘請公證人員對證據進行公證,注重收集相關材料、證人證言等,聘請律師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損失。
對于一些技術達人來說,自己擁有不少技術成果,因為“勢單力薄”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申報專利是對自己技術最有效的保護。對于愛鉆研的技術達人來說,個人摸索申請專利也是件有趣的事情。良心建議,一定要找具有代理資格的服務機構來做,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和財力,更容易申請成功。
專利申請、專利授權、專利保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申請并不代表授權,授權不代表維權,但維權是建立在專利授權和有效的基礎上,而授權的基礎是需要進行專利申請。
如果個人想要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盡早向知識產權部門登記備案,只有這樣,面對侵權時才能拿出權屬證明以此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