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依據《陜西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陜財辦資〔2019〕158號),現將2020年陜西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以下簡稱:中小技改專項)項目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范圍
(一)促進重點產業和支柱產業加快發展。
(二)推動技術裝備更新和升級改造。
(三)促進產業鏈整合和配套發展。
(四)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五)推動其他非工業行業技術和設備類改造提升。
二、支持重點和支持方式
(一)支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為省內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鏈、重大項目配套實施的技術改造。
(二)中小技改專項支持方向涵蓋一、二、三產業,重點支持生產性制造類、農產品深加工類和生產性服務類企業。支持的設備類固定資產投資,以提升生產工藝、擴大生產及節能環保等而購置關鍵、核心、成套等主要設備為主。購置技術水平沒有明顯提升的設備和一般性生產資料原則上不予以支持。
(三)對貧困地區及革命老區產業項目、蘇陜扶貧協作項目給予傾斜,對在貧困地區投資建廠的企業給予優先支持。
(四)支持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為提升防疫物資生產能力所實施的技術改造等。
中小技改專項采用貸款貼息或以獎代補的支持方式。
三、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應為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微企業,在我省依法設立并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生產經營狀況正常,依法納稅,財務制度健全,信用記錄良好,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承擔項目建設的相應能力。
項目資金來源明確,投資結構合理,技術、工藝水平先進。
項目須符合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規定和要求。技術改造設備類固定資產投資分為三類,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類進行申報。
(一)設備更新類項目。
(二)技改擴建類項目。
(三)新建類項目。
2019年中小技改專項已支持過的項目,2019年11月5日以后新增設備投入部分也可申報,2019年11月5日前投入的部分不重復支持。
(詳情見:http://gxt.shaanxi.gov.cn/tzgg/54788.jhtml)
為貫徹落實《專利代理條例》及《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辦法》,確保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工作順利進行,現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試題。
一、征集內容
按照專利法律知識、相關法律知識、專利代理實務三個科目,應征試題須符合《2020年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2020版))。鑒于《考試大綱》(2020版)正在修訂過程中,應征試題可參考《考試大綱》(2019版)(見附件1)。具體要求如下:
?。ㄒ唬@芍R
該科目題型為選擇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項選擇題,涉及的法律、法規等參照《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附件2)。
?。ǘ┫嚓P法律知識
該科目題型為選擇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項選擇題,涉及民法、合同法、民事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對外貿易法、刑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其他知識產權法規規章和相關國際條約等參照《全國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附件2)。
?。ㄈ@韺崉?/p>
1. 總體要求
?。?)所涉及的專利(或專利申請)以及對比文件總體領域屬通用為宜,技術難度低、專業背景知識少,便于不同專業背景的考生均可準確地理解和答題;
?。?)所涉及的專利(或專利申請)與對比文件相比確定的發明點應立得住,經得起推敲;
?。?)文字簡潔、清楚,僅依據題面內容即可讓考生充分理解并答題。
2. 出題思路
征題人可自行設計試題,試題題目可要求撰寫權利要求、答復一通、撰寫無效宣告請求書、撰寫客戶函等形式或上述內容的組合。若以撰寫權利要求為主,可以采用如下主體思路:
?。?)給出一份專利申請、審查意見通知書及對比文件,要求答復審查意見通知書并修改權利要求;
?。?)再給出改進的實施例,要求在此基礎上(包括前面提到的專利申請、對比文件)撰寫權利要求書;
?。?)專利申請文件中可以加入產品、方法、材料等不同技術方案;
?。?)可以考慮通過設置前后不同申請的申請人的部分相同,在其中加入要求優先權的考點;通過設計對比文件的申請、公開時間來引入抵觸申請等考點;或者設置是否得到支持、分案申請、是否清楚等各種考點。
(詳情見:
http://snipa.shaanxi.gov.cn/admin/pub_newsshow.asp?id=1024283&chid=100112)
日前,省知識產權局印發《陜西省專利創造救濟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專利救濟意見》),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嚴格專利資助范圍和標準,調整專利申請相關政策等文件精神,提出救助經濟困難發明人的專利創造救濟新思路,幫助發明人緩解經濟困難限制,實現其創造成果知識產權化。
《專利救濟意見》明確,堅持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互相銜接,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培養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成果相結合,與相關知識產權激勵政策互相補充。
申請專利創造救濟的主體,首先要符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專利收費減繳辦法》及其最新標準,同時企業須符合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標準。對于當地政府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或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優先救濟。專利創造救濟工作實行專利授權后救濟,由各市(區)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負責本區域救濟資金的管理、審核和發放。省知識產權局和各市(區)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共同做好專利創造救濟工作的推進、政策宣傳、信息公開、資金監督等。
《專利救濟意見》的施行,旨在推動專利高質量發展,優化完善我省專利創造政策導向,對不同創新主體實施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扶持,更合理地全面支持發明創造活動,促進全省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