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商標權利人權利被侵害后無法準確判斷侵權行為的違法性質,造成了權利保護的不利。因此,如何認定商標侵權行為?商標侵權行為又有哪些構成要件?是保護商標權利人合法權益,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應首先解決的問題。
一、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構成要件:
1. 商標侵權行為具有違法性。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 商標侵權行為存在損害事實。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 商標侵權行為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后果的關系。
4. 商標侵權行為存在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二、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了七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2、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4、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5、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7、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三、提起商標侵權訴訟的原告應當提交哪些證據?
證據是決定案件結果的重要因素,權利人對侵權證據收集的是否全面、準確、充分,直接關系到法院最終的事實認定和裁判結果,也是計算損失賠償的主要依據,起到切實維護商標權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作用。
因此,收集證據是提出商標訴訟前非常重要的一步。
1. 原告應當提交下列權利證據,以證明自己享有商標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當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起訴;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與商標注冊人可以共同起訴,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提起訴訟,但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已知有侵權行為發生而明示放棄起訴或不起訴的證明材料;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經商標注冊人的明確授權,可以提起訴訟。
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2. 原告應當提交下列侵權證據,以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等證據。
3. 原告應當提交下列賠償證據,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
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證據。
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0萬元以下的賠償。
四、商標侵權訴訟的小貼士:
由于商標訴訟案件的專業性較強,非專業人士對證據方向和范圍的把握往往會出現偏差,致使出現敗訴的可能。一般來說,專業的代理機構具有豐富的商標法律知識和訴訟經驗,取證范圍更加廣泛、精準,取得的證據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因此,若出現商標被侵權的情況,選擇一家專業靠譜的商標代理機構進行代理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