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和包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2條生產食品級包裝袋的自動化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每天有40多萬條食品袋被運往美國、泰國、加拿大等國家。但由于疫情期間,部分客戶回款困難,企業運行面臨不小的資金缺口。
公司總經理 呂華英:回款變得慢了,另一方面,供應商也提高了進貨門檻,我們的資金出現了困難,缺口在500萬左右。
資金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彌補資金缺口,企業想到了銀行??蓚鹘y的融資方式又要求實物抵押等“硬杠杠”,企業也打了退堂鼓。
華和包裝有限公司財務部主管 劉春影:我們理解銀行的要求,但我們的廠房是租賃的,無法抵押,并且傳統的貸款模式審批周期比較長,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覺。
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華和包裝有限公司深耕食品級寵物包裝袋多年,專利成為企業最大的財富和資本。其中僅一項關于產品包裝的專利就提升了行業的整體制造水平。能不能把企業的這些專業利用起來呢?市場監管局給出了破題思路。
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無抵押,但相應的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卻成果豐富。像發明專利,評估機構就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但他們平時就只能放在企業的展廳里面或者榮譽簿里,我們就主動對接銀行和保險公司,給予企業適當的評估授信。
最終,知識產權事務中心最終受理了企業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的申請,同時將銀行承擔100%貸款風險變為由保險、銀行和擔保三方以6:2:2比例分擔,這就解決了專利權質押實現市場化融資難題。
華和包裝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徐維勝:原來我們公司開展專利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申報,專利證書拿回來之后我們就把它束之高閣,存放起來。這次專利貸款,讓我們公司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2019年陜西省專利權質押融資超過35億元
據統計數據,2019年,陜西省專利權質押融資也實現較快的增長,質押合同登記數596項,質押貸款金額35.1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長15.5%和19.7%,質押合同登記數居全國第六位,提前實現《陜西省知識產權(專利)“十三五”規劃》設定目標(年登記數500項)。
2015-2019年五年間,陜西省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數共計2098項,質押貸款金額115.6億元,兩項關鍵指標平均年增速分別為26.9%和22.7%,呈現持續較快增長態勢。
通過質押融資,陜西省一批輕資產創新型企業獲得貸款,擺脫資金短缺的困境,實現了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和自身發展。
據統計,近五年陜西省專利權質押融資平均單筆金額為550.8萬元(最小一筆10萬元),1000萬元(含)以下的占到90%以上(全國平均占比為77%以上),真實反映出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特點,實現了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初衷.